太原友声世纪

0351-4180850

询热线

首页 >> 听力知识 >>预防保健 >> 药物性耳聋该如何预防?哪些药物会导致药物性耳聋?
详细内容

药物性耳聋该如何预防?哪些药物会导致药物性耳聋?

你知道吗?我国篮球巨星姚明有一只耳朵是听不见的。


据他本人在自传中写道: “7岁时我生了一场病,我的肾有问题得吃药。但他们给错了药,我病得更厉害了。药物产生副作用,我的左耳聋了。开始我还不知道,直到有一天电话响。爸爸拿起电话,是妈妈打来的,他把话筒给我,让我跟她说话。那时我总是把听筒放在左耳的,我问爸爸为什么妈妈不说话。就这样,我发现自己左耳听不见了,之前没发现什么异常。”


导致姚明的一只耳朵失聪的药物性耳聋,你了解多少呢?到底哪些药物具有耳毒性?使用了这些耳毒性药物就会耳聋吗?为什么有些人会“一针致聋”?药物性耳聋会遗传吗?我们到底该如何预防呢……


一、什么是药物性耳聋?

药物性耳聋是指,具有耳毒性的药物可引起耳蜗或前庭的损伤,从而造成的耳聋或前庭功能障碍。过去几十年前,我们有时常会听到,一个小孩子,原本听力正常,某天发高烧打了一针或吃了些药,之后耳朵就聋了。这种情况就是因为用了耳毒性药物而导致听力下降。

以《千手观音》为例,表演的21个聋哑人中就有18个是因为药物致聋的,且大多在幼儿时期因发烧使用抗生素所致。


二、哪些药物具有耳毒性?

具有耳毒性的药物至少有90余种,其中比较常见的有:

1.氨基糖苷类抗生素,例如链霉素、庆大霉素、卡那霉素、双氢链霉素、新霉素、妥布霉素、奈替米星、阿米卡星、丁胺卡那霉素。

2.某些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,例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(如红霉素、阿奇霉素、克拉霉素)、多粘菌素、万古霉素及万古霉素同类药物。

3.化疗药物,例如顺铂、卡铂、氮芥、长春花生物碱。

4.奎宁。

5.水杨酸类,最常用的是以乙酰水杨酸的形式出现的药物,即阿司匹林。

6.非类固醇消炎药,常用的例如布洛芬、萘普生、吲哚美辛。

7.袢利尿剂,例如利尿酸、布美他尼、吡咯他尼、呋塞米。

8.重金属,长期接触某些重金属会损伤内耳,如铅、汞、砷。


三、用了耳毒性药物,就一定会耳聋吗?

当然不是!药物的耳毒性与药物的种类、剂量、使用方式,及个体差异有关。

例如,有些种类的药物,其耳毒性是可逆的,有些则会导致永久性听力下降。例如,讨论颇多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,其耳毒性作用与用药剂量密切相关,日剂量越大,用药时间越长,耳毒性的机会越大。


四、哪些耳毒性药物引起的耳聋是暂时的,哪些又是永久性的?

不同种类的耳毒性药物,其耳毒性导致的听力下降有些是暂时的,而有些却是永久性的。常见的引起暂时性听力下降的耳毒性药物有:

1.水杨酸类、奎宁、非类固醇消炎药,通常带来的是暂时性耳鸣和听力下降,但大剂量的则会引起永久性听力下降。

2.袢利尿剂导致的听力下降通常会随着体内药物的清除而逐渐恢复。

3.在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,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会导致暂时性听力下降,万古霉素及万古霉素同类药物大多为暂时性听力下降,但与其它耳毒性药物同用可出现永久性听力下降。

而除了如上药物引起的是暂时性听力下降,其他诸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、化疗药物、重金属等耳毒性药物则会导致永久性的听力下降。


五、什么情况下,耳毒性药物最伤耳?

以说的最多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例:静脉注射可使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迅速升高,耳毒性大;肌肉注射时,血液中药物浓度较低,耳毒性危险相对较小;正常情况下,口服氨基糖糖苷类抗生素不易被胃肠道吸收,耳毒性较小,但当肠道黏膜发生炎性病变时,药物的吸收量却会增加;向大面积烧伤创面、腹腔、胸腔等局部用药时,药物可从局部组织吸收而发生中毒。


六、为什么有些人用一点点耳毒性药物就耳聋,而其他人却没事?

耳毒性药物导致的耳聋可能是过量用药所致,还可能是个体对药物的超敏性所致,即使用正常剂量或微量药物就造成耳聋,例如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超敏性的耳聋患者。


七、药物性聋会遗传吗?

部分药物性耳聋会。如上一题说到的,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易感的药物性聋会遗传。这类耳聋的幕后元凶之一是俗称的“一针致聋基因”,线粒体基因12S rRNA,为母系遗传。也就是说,如果妈妈携带该耳聋基因,她的孩子,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,都会携带这种基因,存在用一点点药就耳聋的风险。


八、到底该怎样预防耳毒性药物导致的耳聋?

耳毒性药物导致的永久性听力下降一旦发生,难以逆转,所以有效的预防至关重要。

1.对于家族中有药物致聋史,且有明显耳毒性药物的易感个体,禁止使用耳毒性药物;

2.必须使用耳毒性药物时,严格控制剂量,能口服或外用的,尽量避免静脉注射,且可考虑同时应用保护内耳的某些药物;

3.使用耳毒性药物期间,进行定期听力检测,如发现听损征兆,建议立即停药;

4.避免联合应用耳毒性药物;

5.老年人、小孩、已有肝肾疾病、听力损失、噪声性声损伤者更要慎用或禁用。


技术支持: 天天向上(北京)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| 管理登录
seo seo